新疆不仅是中华文化、欧洲文化、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多个文化的交汇地带,也是世界经济文化的敏感地带。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新疆不仅是中华文化、欧洲文化、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多个文化的交汇地带,也是世界经济文化的敏感地带。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地缘安全与地缘经济需要联姻,地缘政治需要经济基础支撑才能在这区域产生效益。所以,政府的政策保障和丰厚的金融支持策略才能使对外投资企业在这地区发挥效益。
我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起源地和亚太地区的重要大国,但我国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有效支撑该地区的区域金融模式,至今还没有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输血的融资机制。在中亚投资的许多企业处于“走出国门”的起步阶段,初涉国际市场,规模小、资金少、缺乏实力,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多种资金来源既无经验,又无手段,从而限制了投资规模,很难获得效益。另外,国内对中亚投资的大型企业也没有对外担保权和对外融资权,所以和规模较大的同行业跨国公司相比,只能充当市场补充者的角色,对于一些绝好的商机,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金融支持,包括提供融资支持、融资便利服务以及其他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参与者是政府、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政府的参与主要表现为政策引导调控以及以国家信用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最后的风险保障;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参与表现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参与表现为在国家信用支持下,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体现国家政策意图的政策性融资支持与风险管理服务。金融支持可以有效避开直接财政资助带来的一些麻烦,并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扶持的专业性和效益性,是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最普及的一种对外直接投资手段。
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关联性,互惠互助,分享商业资源与机遇成为国际趋势,生产区域化、产业结构大调整成为全球经济的新浪潮。因此,国际市场呈现出新的趋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遇到新的挑战。我国大型企业面临生产资本转移,企业“走出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越来越重要。因此,新疆要把握好新机遇,在“走出去”战略中,推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确定2020年前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上合组织及多边机构和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同时,挖掘地方资金为便利企业“走出去”打好基础。
当前,新疆首先要求有先进完备的金融体系相匹配以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需要。因此,新疆首先需要设立“能源开发银行”,以能源开发银行为平台使企业或机构投资者以贷款等形式融资到资金。这样国家可以有效控制能源战略储备现货,保障达到能源安全。第二,加快区域性商业银行设立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动员各方力量吸纳资金,这样能推动解决一大批本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贷款难问题。第三,我国要强化中亚各国的经济联系,扩大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与中亚各国磋商尽快建立“中亚发展银行”,为加强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第四,借鉴国外区域合作模式,引进有利于本土企业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努力打造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企业投资模式,使我们的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