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件大事:
1、360终于还是借壳上市了,而找到的壳实在有点奇葩,竟然是江南嘉捷,是一个做电梯的公司。
2、特朗普正式提名鲍威尔为新一任的美联储主席,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明年2月,他将成为世界上权力最大的金融掌门人。
经常看到某某公司借壳上市,那么到底什么是借壳上市?我们今天来科普一下:
什么是借壳上市?
所谓借壳上市,其实就是一家母公司和一家壳公司的联姻。
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定市值比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
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
举个俗气的例子:
一个上市公司,原是做软件的。
现在没客户了,就剩壳了。
而我是开服装生产厂的,没上市。
然后我买下其大部分股份,控制该上市公司。
再用上市公司买我服装厂的厂房和生产线等(操作方法很多,例如可以让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我去认购,
而我用于认购的对价就是我服装厂的资产或股权,这样在理想状态下可以不用花钱借壳)。
其结果是:我控制了一个生产服装的上市公司
其实也就是我原来的公司,只是壳换了。
于是借壳上市成功。
那么,可能又有人要问了:
为什么不自己上市,要这么麻烦借个壳上市呢?
借壳上市最大的优点的是周期快,可以规避一些IPO无法规避的重大瑕疵;
最大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因为在借壳上市时会有较大的重组成本以及股权稀释和摊薄。
IPO的缺点是周期较长,需要规范的问题的较多,面临更严苛的审核;但可以立即募集资金,股权仅因为发行新股募集资金而被稀释,不会像借壳上市那样在募集资金之前就被稀释。
简单点说就是:
IPO速度太慢,要3-5年,商机转瞬即逝,等不起
市场已经太多类似案例:
比如优酷因为先上市和土豆的实力发生变化
比如58同城因上市可以合并赶集网
比如曾经体检行业有三个公司,老大(爱康国宾)早早去了美国,老二(慈铭)IPO排队,老三(美年)借壳上市了。
结果老二IPO排队排了N年,运气不好卡着上不去,于是老三把老二给吞了。
美国老大的估值又极低,新老三开始在恶意收购老大,一个以弱胜强的故事。
资本战略做错了,也能把自己做死。
假如顺丰不抓紧上市,圆通申通通过上市改变竞争格局,
顺丰这么多年积累的江湖地位若因此丢掉,太过可惜。
宁可多花钱少融资,也要迅速上市成了很多公司选择借壳的根本原因。
來源:搜狐網